乳癖

来自医学百科

乳癖(intramammary nodules),发生于乳房部的慢性非化脓性肿块,包括良性肿瘤。自觉症状不甚明显,肿块隐结于乳房内部,不容易被发现,故名乳癖。临床所见有二:一为卵圆形肿块,表面光滑,推之可移动,多为单发,好发于年轻妇女,相当于西医的乳房纤维腺瘤;二为扁平形肿块,肿块与乳腺组织粘合在一起,边界不清楚,肿痛常随月经期和情绪变化增减。好发于30~40岁的中年妇女,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乳癖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较长,少数病例可发生癌变

乳癖病名首见于汉代《中藏经》。清代《疡医大全》、《疡科心得集》对乳癖症状和肿块的描述甚为详细。宋代《疮疡经验全书》指出了此病的好发年龄。清代《外科真诠》指出有癌变可能。

乳癖的病因,多因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痰瘀互结乳房所致;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痰湿内结所致。

乳癖的临床辨治常分两种证型:①肝郁痰凝。常见于青年妇女,多发生单侧乳房。一般为单个发生,多在乳房外上方。也有多个肿块发生在单侧或双侧乳房者。肿块形似桃核,偶有巨大肿块如儿头者,肿块皮色不变、质地坚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不与皮肤及深部组织粘连,容易被推动,虽经年累月,亦不溃破。肿块增长缓慢,部分病人在妊娠期肿块迅速增大,则可能恶变。肿块多无疼痛,即使有轻微胀疼不适,亦与月经无关。②冲任不调。常见于中年以上妇女,单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块,常同时或相继出现,形态不规则,或圆或扁,或呈串珠状结节,质韧不坚或囊性感,肿块与乳腺组织粘连,但不与皮肤和深部组织粘连,故推之仍能活动。肿块每随喜怒而消长,或于经前增大、经后缩小。自觉胀痛,尤以经前胀痛明显,经后则减轻或消失。有时乳头溢出黄绿色、棕色分泌液。属于肝郁痰凝者,伴有心烦易怒、失寐多梦、情绪急躁、乳房胀痛胸闷气短舌苔薄白脉象弦滑等。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选逍遥蒌贝散六神全蝎丸。属于冲任失调者,伴有月经不调腰酸乏力、经水少而色淡,或闭经舌苔白质淡红、脉弦细或沉细等。治宜调理冲任、温化痰湿,方选二仙汤四物汤十全大补汤加减。

外治用阳和解凝膏黑退消敷贴,七日换药一次。有温阳活血、化痰软坚之功效。

保持心情舒畅、防治月经不调,是预防此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既病之后,对于未排除乳癌可能的患者,应耐心解释,并进行随访。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