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

来自医学百科

瘢痕疙瘩(keloid)是皮肤损伤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代谢机能失去正常的约束控制,持续处于亢进状态,以致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的结果,又称为结缔组织增生症,在中医上称为蟹足肿或巨痕症,它表现为隆出正常皮肤,形状不一,色红质硬的良性肿块。

疾病概述

瘢痕疙瘩大体可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两大类。原发型疤(瘢)痕疙瘩,多在胸前或肩后,初起小红点伴痒,逐渐由小到大,由软变硬,色红或暗红,有索条状、蝴蝶状、圆形、不规则形等。继发型疤(瘢)痕疙瘩也叫增生型疤痕疙瘩,又分为:痤疮性疤痕疙瘩和疤痕。多因烧烫伤创伤、痤疮、感染化脓或因采用手术、激光冷冻、植皮、激素药物封闭后都会引起受损组织过度增生和皮下组织破坏变性,凸出皮肤 ,色红或暗红伴痒或刺痛,部分有明显向外延伸的毛细血管,饮酒或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后症状有加重倾向。

系统而详细的全身体格检查,应特别注意有无皮肤粘膜病损(尤其外阴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角膜

瘢痕疙瘩

有无损害,瞳孔是否正常,鼻中隔及上腭有否穿孔,牙齿有无畸形锁骨胫骨骨膜有无增厚。心脏主动脉有无损害,脉压有无异常。肝脾是否肿大,神经系统及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有无不洁性交史、嫖娼史、配偶感染史或医源性污染,有无初疮(硬下疳),有无二期症状如皮疹骨骼或粘膜症状,以及病情发展如何,既往检查、治疗经过,用药名称、数量,治疗是否规则,有无不良反应,家属有无受染。询问生母及配偶的妊娠、生产史。注意患者有无其他性病史,有无可能引起血清反应生物性假阳性的情况(例如疟疾黑热病斑疹伤寒回归热或其他热性病及红斑狼疮等)。  

症状体征

肥大性瘢痕要在皮肤受到创伤后3~4周内发生。此时瘢痕隆起增厚,形成一境界清楚的斑块,淡红或红色,有细小毛细血管扩张。以后可持续或间断生长数月至数年,形成不规则外观,有时如蟹足状。更常见的是生长数月后即停止发展,潮红消退。而瘢痕疙瘩常无此种病史,通常发生于上胸或胸骨前区。

在早期,肥大性瘢痕与瘢痕疙瘩无法区别。2~3月后皮损的进一步表现即可说明其今后的病程。瘢痕疙瘩容易受激惹而且过度敏感,甚至衣服压迫即可造成疼痛。其表面变得光亮而圆。其损害范围超过原来创伤的区域。如果这些表现进一步发展,诊断即可确定。如果没有这些表现,则仍有自然退变的可能,此时宁可诊断为肥大性瘢痕。有些病例的诊断,则仍需以后的病程观察,才能确定。有创伤及其它炎症病史

瘢痕疙瘩

时对诊断有利而且简单。而瘢痕疙瘩则无此病史,而且有其好发部位。有时肥大性瘢痕要与瘢痕性结节病区别,此时则需活检,结节病可见上皮样细胞聚集而成的结节。  

疤痕疙瘩的特点

1、全身因素可能起主要作用,尤其是特异性身体素质因素,这种因素有时还表现出遗传的特点。这些患者的瘢痕疙瘩常与皮肤损伤的轻重程度无明显关系,甚至轻微外伤,如蚊虫叮咬预防接种针刺伤都可形成瘢痕疙瘩。

2、种族差异:据统计分析,深肤色较浅肤色人种的瘢痕疙瘩发生率高6-9倍.可能与促黑素细胞激素的异常代谢有关。

3、显著的好发部位:常见于胸骨炳,肩三角肌部,耳廓,下颌,上背部。

瘢痕疙瘩

4、病变漫长,长势多年不衰,随病变进展,瘢痕超出原有基底逐渐向四周正常皮肤浸润扩大。

5、单纯施行手术切除缝合治疗后,极易复发,且增生力愈强,较原有瘢痕面积更为增大,增长速率也愈快.故不能随意手术切除。  

病理生理

病变主要在真皮,无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肥大性瘢痕及瘢痕疙瘩在组织学上仅是程度不同。在早期不能区别,常在血管周围有细小的胶原纤维增生形成结节状,成纤维细胞较多,胶原纤维错综排列,大都未成熟。以后这些纤维增多而且透明样变,而血管即渐减少。

病变处缺少弹性纤维。瘢痕疙瘩病变中,尤其在损害继续长大时,可见幼稚成纤维细胞增生,同时肿胀透明变性的纤维很明显而且有丰富的粘液基质。而肥大性瘢痕在退变期,其纤维束融合皱缩,而且出现弹性纤维。避免手术切除。必须手术治疗者,则手术后合并放射治疗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制剂。音频电疗,可部分或完全消除痒、痛,瘢痕不同程度变平、缩小等,功能障碍也可有不同程度恢复,此病治疗不当常复发,部分可发生鳞癌

瘢痕疙瘩

早期在毛囊周围组织中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但也含有淋巴样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进一步发展为毛囊周围脓肿。较陈旧性损害显示慢性肉芽组织,除了淋巴样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外,并含有多数浆细胞。在毛囊残余处周围往往还有很多异物巨细胞,在巨细胞附有角蛋白颗粒。愈合时,可出现许多粗大的硬化性胶原束。在颈后发缘处或头后部出现散在性针头大毛囊性丘疹脓疱,互相融合,渐形成不规则的瘢痕硬结或硬块,有些地方有小的凹陷,可见有束状头发穿出,脓液很少。自觉有轻度痒感。一般无全身症状,病程极为缓慢,常可迁延数年或十年久。  

诊断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作骨骼摄片

2.血、尿常规检查

3.早期梅毒有皮肤粘膜损害者,可作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4.应作梅毒血清试验。初筛试验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或血清不加热反应素玻片试验(USR)。证实试验包括荧光螺旋体抗体血清吸附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

5.晚期梅毒应作脑脊液检查,包括细胞计数总蛋白量测定、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试验)。

6.必要时作皮肤活体组织检查。

(1)在早期,肥大性瘢痕与瘢痕疙瘩是无法区别的。2~3月后皮损的进一步表现,才能说明其今后的病程。

(2)瘢痕疙瘩容易受激惹,而且过度敏感,甚至衣服压迫也能造成疼痛。其表面光亮而圆,其损害范围超过原来创伤的区域。

(3)肥大性瘢痕的损害范围不会超过原来创伤的区域,多在生长数月后停止发展,潮红消退,呈自然退变状态。肥大性瘢痕可在皮肤受到创伤后3~4周内发生,瘢痕隆起增厚,形成境界清楚的斑块,因有细小毛细血管的扩张,故呈淡红或红色。对于瘢疤体质的人,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对于瘢疤疙瘩也不要随意手术切除,以免手术后愈合瘢痕更大。  

治疗方案

1.诊断明确后,应立即正规、足量治疗。

2.治疗药物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四环素红霉素,孕妇和8岁以下患儿不用四环素。注意避免药物治疗的吉—赫反应。

瘢痕疙瘩

(1)早期梅毒(一期、二期及早期潜伏性梅毒):①苄星青霉素肌注,240万U/周,2-3周;②普鲁卡因青霉素肌注,80万U/d,10~15d;③青霉素过敏者:四环素或红霉素口服0.5g,4/d,共15d。

(2)晚期梅毒(二期复发、三期及晚期潜伏梅毒):①苄星青霉素肌注,240万U/周,3周;②普鲁卡因青霉素肌注,80万U/d,共20d;③青霉素过敏者:四环素或红霉素口服0.5g,4/d,共30d。

(3)心血管梅毒时,如有心衰首先治疗心衰,待心功能代偿后,再开始治疗(最好住院治疗;治疗前3d应口服强的松10mg,2/d,连续3d)。①水剂青霉素G肌注,首日10万U,1/d;次日10万U,2/d;第3d20万U,2/d;自第4天起以普鲁卡因青霉素肌注,80万U/d,15d为一疗程。两疗程间休息2周;②青霉素过敏者:四环素口服0.5g,4/d,共30d。

(4)神经梅毒可用①水剂青霉素G静滴,1200万U/d(每4h 200万U),共14d;②普鲁卡因青霉素肌注,120万U/d,并服丙磺舒0.5/次,4/d,10~14d。必要时再肌注苄星青霉素240万U/周,3周;③青霉素过敏者:四环素口服0.5g,4/d,30d。

(5)早期先天梅毒脑脊液异常者,用水剂青霉素G或普鲁卡因青霉素肌注,每天5万U/kg,共10d。脑脊液正常者,用苄星青霉素5万U/kg,一次肌注。晚期先天梅毒:普鲁卡因青霉素肌注,每日5万U/kg,共10d。(不超过成人总量)。青霉素过敏者可红霉素口服,每日~12.5mg/kg,分4次服,共30d。

3.对密切接触者及家属进行检查治疗。  

日常护理

1.按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

2.初期及二期患者应予接触隔离

3.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孕妇或小儿患者应参照各专科护理。

4、平时尽量减少对患处的机械、化学、热力的刺激;

5、内衣最好穿纯棉制品;

6、尽量避免反复牵拉、磨擦、溃破、感染的发生。

治愈标准及随访

梅毒患者经正规治疗后,复查血清学试验并进行随访。一般每半年复查1次,2年后可每年复查1次,共随访5年。经随访观察,症状完全消失,非特异性血清反应转为阴性,脑脊液检查正常,认为治愈;症状消失无复发,非特异性血清反应固定或滴度下降,脑脊液检查正常,认为临床治愈。  

防治并发症

激素药物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常发生以下并发症,并加以防治:

(1)局部组织萎缩:注射时应严格掌握层次,只能将药液注入到瘢痕疙瘩实体中,当将药液注入到瘢痕实体中时,瘢痕会明显膨隆呈苍白色,表面呈橘皮样外观。当药液开始向周围组织浸润时应及时停止加压,拔出针头。拔针时应先将注射器减压,否则易使药液喷于体外。

瘢痕疙瘩

(2)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或脱失:避免药物浸润到正常组织中,对瘢痕部位的色素异常可手术切除。

(3)病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预防方法是注射时准确掌握药物的浸润范围,勿侵犯正常皮肤,此外,注射药物后配合硅胶膜外贴密封瘢痕及周围组织可防止毛细血管增生,并能使已扩张的血管逐渐闭合。

(4)生理机能失调:此时应及时停药。激素类药物的这类副作用是可逆的,一般停药后1-2个月内月经会完全恢复正常,个别患者需到妇科对症处理。在停药期间应改用非激素类药物继续注射。国内刘文阁曾经报道采用抗组胺药苯海拉明为主药代替曲安缩松治疗瘢痕疙瘩疗效显著,且副作用甚小。对于不适于注射激素类药物的6岁以下儿童和月经紊乱或正处于哺乳、妊娠期的女性患者尤为适用。

(5)局部组织坏死:单次注射剂量不应超过80吨,而且浓度也不宜过大,曲安萘德与2%利多卡因之比以1:1-3为宜。

(6)皮损扩大: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

(7)皮下药物颗粒沉积钙化灶形成:若注射的层次过浅,随着瘢痕的萎缩变薄会逐渐暴露出来而形成条索状或点状的白色钙化灶,影响局部美观,此钙化灶会通过身体的排异反应逐渐清除,也可通过手术方式剔除。

(8)过敏反应普鲁卡因致敏性,可改用利多卡因。并根据过敏程度口服或静脉应用抗过敏药。  

瘢痕疙瘩的注意事项

瘢痕疙瘩患者的注意事项-瘢痕疙瘩的常识内容

瘢痕疙瘩是一种进行性高度生长的疤痕组织,形态与增殖性疤痕性相似的良性肿瘤,又称剧痕症。中医称"蟹足肿",俗称"肉疙瘩"。瘢痕疙瘩的病因尚未查明。发病与全身或局部因素有关,内在因素起主导作用。可能是由家族遗瘢痕素质、手术、烧伤、虫咬、局部等因素而引起。有特异素质者只要体表上有任何轻微损伤,疫苗注射或发生毛囊炎、痤疮后皆可形成,常见于10-20岁的青少年。该病多发于胸、肩、颈、背及耳廓等部位。

防治

瘢痕疙瘩的典型症状是隆起表面呈瘤状增生,表面光滑,坚韧而有弹性,皮色红润发亮,有扩张的毛细血管,皮损自边缘向外伸出,形如蟹足,大小不等,外形各异。质硬如软骨样,奇痒难忍,有灼热感,痛感敏锐,发展缓慢,持续增大,很少自行回缩,偶有恶变者。继发性者形态不定,常因挛缩而产生功能障碍或影响面容。

治疗期间要配合,瘢痕疙瘩患者的注意事项是犯物发物要记清,莫吃鸡鱼牛羊肉,辣椒大蒜酒精猪肉可以随便吃,母猪头蹄不能用,南瓜橘子和葡萄,吃了痛痒会更重,激光手术不要做,禁忌封闭和冷冻,常吃海带有好处,以上所述要记清,开始搽药次数少,适应以后慢慢增,色黄结痂属正常,切莫燥急用手动,要让结痂自然落,疙瘩平复去顽症,只要坚持配合好,保你一生乐无穷。 凡是疤痕疙瘩患者不论正在治疗还是未治疗均应注意饮食宜忌,因为某些食物能刺激疤痕疙瘩增生得更快,而某些食物(如海带、海澡)可使之趋于稳定状态。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