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

来自医学百科

精神病学(psychiatry),现代医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病象和临床规律以及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有关问题。现代精神病学在理论上涉及自然科学心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若干分支,在实践上已发展到与社会心理卫生相结合的阶段,从而扩展了本学科的范畴。现代精神病学不单涉及各种精神病神经症心身疾病或伴随躯体疾病的精神障碍的诊治,还涉及到适应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偏异,以及诸多类别的儿童智力、能力或品德上发育障碍的防止、矫正和处置问题。这些内容繁多的心理或行为异常,牵涉到相当多的人群,与人民的健康幸福以及家庭生活休戚相关。因而精神病学在现今社会发展中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理所当然地应当受到国家和社会公众的重视。

历史沿革

精神病学探讨各种异常心理的现象与规律。人们对精神现象的认识,时常决定并影响着人们对精神障碍的态度、观点和方法。精神病学的发展过程既反映人对精神障碍及其规律的认识过程,也反映出人类从纠正并扭转对精神障碍的歧视、偏见中取得进展的历程。

在各种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医学典籍中,无不记载有精神障碍的病象及其诊治方法和人们对这些现象的观点。但在漫长的科学文化落后历史时期,精神障碍被视为荒诞莫测的古怪现象,而患者则被看作是魔鬼缠身,并受到虐待或残害。

物质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人们对精神障碍态度的转变。18世纪法国大革命后,P.皮内尔提出解除病人的枷锁和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精神病人,从而写下精神病学观念史中划时代的一页。由于18~19世纪以来医学的发展,精神病学终于进入医学科学的门槛。E.克雷佩林总结了前人的观察研究成果,确定了早发性痴呆及躁狂抑郁症等内因精神病和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名称,并从病理解剖的病因观点对精神障碍进行分类。为以后的生物精神病学奠定基础。S.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扩展了从病理心理领域来探讨某些精神疾病的病因,并寻求治疗措施的途径。嗣后,A.迈尔提出精神生物学说,强调形成个性或精神障碍的现实社会环境因素,从而促进了当时心理卫生工作的发展和社会精神病学的逐渐形成。

在实践工作中,由于自然科学发展的水平所限,到1930年代中,精神病学仍属于描述性的探讨与积累资料的阶段,缺乏广泛有效的治疗措施,医院管理仍处于看守性照护的状况。

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精神药物广泛应用于精神病学领域,精神药理学的和其他脑科学随之发展起来,促进了当代精神病学的飞跃进展。30余年来,人们已总结出许多治疗精神障碍的有效措施。例如,各类精神药物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或消除精神障碍的症状,因而有助于心理治疗工娱治疗和社会性治疗的进行。随着医疗方法的革新,改变了精神病院的气氛,使关闭的看守性管理一变而为开放性管理,彻底解除对病人身体的约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与此同时,精神障碍的诊断技术也有了进展。脑电图脑电位分布图、脑诱发电位、脑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及脑磁共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对某些病症进行客观检验。而许多心理测查、人格测查和智能测查方法,更有助于精神障碍的心理诊断技术的开展。精神病流行学和社会精神病学的普及,从宏观上探讨了精神病障碍的病因,社会性治疗和康复措施,也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当前,精神病学的理论研究,已沿着生物-医学-心理-社会模式走向多学科综合探讨。而临床实践,则趋向有针对性地联合应用不同的治疗措施,采取群防群治的方式。

精神病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精神病学与基础医学以及临床医学各科的关系极为密切。

精神病学与临床各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精神病学的基本知识,同样亦应为各科所掌握和应用。例如许多神经系疾病,代谢内分泌疾患和内脏疾病的不同阶段有可能并发精神障碍,需要处置。患一般躯体病症者,也易产生一些心理、情绪问题,并因此干扰了原疾病的诊治,需要进行鉴别和治疗。

精神病学的许多研究方法,如人格测查、情绪评定量表等,可以应用于心身疾病的调查和研究,或应用到其他临床科室。此外,在综合医院实施有关健康与疾病的心理卫生咨询以及心理治疗,是广大群众的急需,因而应推广施行。

精神病学的病因理论研讨,已扩展到心理学遗传学生理心理学、神经精神内分泌学、精神药理学、神经生理生化学等许多基础领域。在这些不同的领域中,围绕心理障碍的研究成果,会促进各该相关基础医学的前进。遗传学的研究,揭示了许多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如先天愚型,是染色体畸变所致。另一些遗传代谢病,如苯丙酮酸尿症就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体内苯丙酸羟化酶缺乏,苯丙酸不能氧化成酪氨酸,最终导致精神发育迟滞。大量统计遗传学资料表明,具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子嗣的发病预期率,远较一般人口为高。

生物化学方面的探讨也提示了某些精神障碍有关的病因因素。例如,研究发现情感性精神病,发病时存在有中枢神经递质变化,主要是在神经元突触间,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的改变。处于躁狂状态者,去甲肾上腺素增多,而处于抑郁状态时5-羟色胺的含量低于正常。又如,在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也证实于发病时存在过度甲基化生物胺代谢物;另一些病人,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度减低。精神药理学,也可为某些精神障碍的发病机理提供线索。例如,对兴奋药苯丙胺的依赖,可引起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苯丙胺中毒性精神病。研究认为,苯丙胺作为多巴胺激动剂增强了中枢神经元突触间的多巴胺能活动,引起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精神异常。但是不同类别的抗精神病药物,又是通过阻断多巴胺能受体,降低多巴胺能活动,而减轻精神分裂症症状。这就使人们考虑到多巴胺能活动过度,可能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许多三环类抗抑郁药,是通过阻断中枢单胺突触前膜的再摄取,间接提高胺类的含量而起到治疗作用。由此设想,在内因性抑郁症发病中,存在着单胺代谢障碍

由于微观形态研究手段与方法的不断革新,神经病理学在研究脑器质性疾患所致精神障碍中,也有着很大的发展。如脑不同部位褐斑的发现与研究,有助于了解老年性痴呆的神经病理学特征,有助于老年性痴呆与一般老龄化的鉴别诊断。心理学一向被认为是精神病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都对精神病学的诊断治疗以及理论探讨产生了影响。其中,生理心理学探讨了诸多心理异常,如情绪、动机和记忆障碍时的神经学基础,这些探讨有助于逐步地为精神异常提供理化基础。

精神病学的临床专业划分

精神病学又可以分为许多专业。

①  临床精神病学,是精神病学长期临床实践的归纳和总结。随着实践的深入进展,临床精神病学面临向纵深发展,并再划分为不同专业的新局面。

②  普通成人精神病学,为临床精神病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探讨精神疾病的病因、分类、诊断、治疗以及精神障碍的理论。

③  儿童精神病学,专门探讨儿童不同年龄组别的精神障碍和有关心理卫生问题,侧重于预防性精神病学的工作。

④  老年精神病学,研讨老年期的器质性与非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治预防工作以及相关的理论探讨。

⑤  司法精神病学,解决涉及法律与精神障碍之间的问题,重点是犯罪责任能力问题和民事纠纷中的行为能力问题。

⑥  联络-会诊精神病学,探讨在一般综合医院中,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精神障碍进行诊治的规律。

⑦  精神病流行学,探讨精神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患病与环境中多种变量因素的关系,目的在于从宏观上进行病因调查研究。

⑧  社会精神病学,探讨精神障碍与社会文化有关的病因分析研究精神疾病的社会性病因,患病率、临床病象表现特点,并且针对社会性病因采取的措施等专题。

⑨  社区精神病学,在社会精神病学的理论指导下,以行政区域划区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康复工作的专业。

⑩  职业精神病学,在不同职业群体中,预防和诊治精神障碍,并总结出康复性的措施。涉及许多职业心理学和职业心理卫生的专题,职业应激源与职业性精神障碍,不同从业人员的心理品质要求,就业、安排工作和工作培训各环节中的心理训练问题等等。

精神病学的发展趋向

精神病学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但障碍着学科发展的主要问题,仍是未臻详明的精神障碍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因此病因探讨是今后精神病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病因探讨中,现时人们已普遍重视生物-医学-心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在方法学上充分重视了微观与宏观结合的研究方向。在微观研究中,重视遗传学、免疫学在若干精神障碍中起到的作用,在宏观上同样重视人群中进行的流行学调查,以发现患病规律以及患病的生态因素,从而总结归纳出不少精神障碍的社会性病因。

当前,许多专家认为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和转旧预后与个体的遗传因素、易感素质、病前个性特征,发病时的机体状态、精神创伤、环境中的促发因素以及社会文化背景都有广泛联系。因此应当充分运用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成果,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能广泛积累资料并取得成果。

心理刺激因素的致病理论探讨,现已向信息理论的深度发展。一般认为个体对信息的认识、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人们进行了神经生理、精神生化和精神内分泌的研究工作,借以阐明心理刺激因素导致精神异常的机理。又如,若干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等,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但遗传因素以什么方式起作用,也有待阐明。对精神疾病进行流行学研究时,必须把影响精神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各有关生态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分析研究,从宏观上寻求原因和规律。

精神障碍的治疗通常采用综合性措施,例如各种精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工疗和社会康复治疗等。在医疗观点上,针对不同流派的治疗观点,采取务实的兼收并蓄的态度。在实施治疗中,一般采取由精神科医生、护士、社工员、工疗员、心理员组成的治疗小组协同工作。

精神障碍的社区治疗,目前已获得广泛的重视与关注。社区医疗可以较小的人力和物力,对为数众多的精神障碍者进行预防和治疗康复,这表明当代医学发展已达到医疗与公共卫生相结合阶段。社区精神卫生的实践,须得到公众的同情与支持,同样须协同社会力量建立医疗设施,既定的医疗目标有计划进行。